当前位置:恋上文学网>历史军事>锦衣辅国>第275章 边墙2(恭祝各位读者老爷除夕快乐!)

第275章 边墙2(恭祝各位读者老爷除夕快乐!) (1 / 5)

道理是这个道理,但如何改变这一态势?

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。但是,以张璟这点浅薄的阅历和官场经验,无法给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。

改变一个国家的体制岂是那么好摸索的?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能够做成的事情。比如我党,那是用多少英雄的鲜血与生命,多少志士的聪慧与才智,几代人的艰难与挫折,才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特色道路。

况且,制度这东西,并非一成不变的,而是与时俱进的。比如卫所制,你能说大明太祖借鉴前朝的军屯,而创建的这套制度不行吗?至少在明初,这套制度还是行之有效的,问题出在后来者并没有根据条件的变化,而将之与时俱进罢了。

再加上执行的人出了问题,再优秀、完美的制度,也会变样的。

更何况张璟再厉害,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,强如武侯,为报先帝知遇之恩,事必躬亲,把蜀国负在肩上,艰难前行,不也是天不假年,功败垂成,最后星落五丈原吗?正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,常使英雄泪满襟。

到了后来,反而有某些别有用心者说丞相专权独断,不肯放权,不肯培养人才等等。我们这些普通人都知道的事情,难道才高如丞相者,会不知道?

会不知道人才的重要性,会不知道培养人才?这些人却不知道结合当时的大环境去观察、分析问题,在那个时代,知识被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,所以,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个顶个的强悍,兼资文武,出将入相。

但是,若是想从平民中发现人才,不是说没有,概率实在太低了。平民连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,何谈成才?

所以,丞相想要人才,就需要世家大族点头,心甘情愿的让自家子弟出仕。然而,问题又来了,益州士族本来对蜀汉王朝的认同度就低,加之他们压根就不支持丞相的北伐。所以,他们怎么可能让自家子弟出仕,为朝廷效力。

看看蜀汉的投降派是哪些人就知道了,对于益州人而言,谁做皇帝都一样,只要能够保证他们本身的利益不受损失就好。

荆州、元从的人才越来越少,东州人才也逐渐凋零,而益州本土的人才又不支持,能怎么办?

若是有时间,丞相自然可以先整合内部,可惜,丞相缺乏的恰恰就是时间。

为了先帝遗志,为了克复中原,丞相就只能事必躬亲,只能往死里使用元从系和荆州系、甚至是东州系的人。问题是这些人如无根之木,只会越来越少。而不像益州本地士族,扎根本土,根深蒂固,底蕴深厚。

我是亮粉,一说到丞相,话就多了,打住,说小张。

小张只是个普通人,没丞相的经天纬地之才,所以,做不了那么多事情,最多也只是力所能及而已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,张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,他既没那个本事,更没那个必要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